中文 EN

培训师随笔

“忽略”也是一种手段

发布日期:2019-02-17 作者: 浏览:52
分享到: 更多

几天前CCTV组织了一场辩论,正方三人,反方三人,讨论的话题:一小学教师以优异成绩通过公务员考试,却因两年前的一次一夜情而未被录用。

当事人强烈不满,状告人事局,称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。

正反两方的辩论异常激烈,正方认为当事人有道德暇疵,不适合做掌握公信权利的公职人员,除了有监督成本增加的因素外,更有被腐蚀的隐患;反方认为:是人都会犯错误,不能因为当事人一次过错就否定他一辈子。

我看得有点无聊!就像把范跑跑捧上特约嘉宾,让范误以为自己成名人了,结果才走出演播室,就被学校扫地出门。

在我看来,这样的事情,只需要告诉他,有比你更适合这个职位的候选人,就行了,选拔又不是唯成绩是举,为什么用人单位不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? 

再来说说这个候选人,从几篇背景资料看,这人的一夜情对象是他的同事,同事对他强烈不满,尽管只有一夜情,还是把他告了,于是生活作风有问题被写进档案。好在当事人的老婆坚决地站在他一边,婚姻没有受到丝毫动摇。工作上,次年还被学校评为先进。

照说事情到此为止,当事人应该感谢自己的老婆和学校,他的事业和家庭都没有受到影响,他还快乐地幸福着呢!比起那些事情败露后妻离子散,遭人白眼的案例来,他已经不知道幸福多少倍了!!

偏偏他又N次去考公务员,而且每次考第一,每次因为作风问题落选,每次上访。

我估计信访办或人事局见了这人只有躲的份,不躲怎么办呢,这人顽强啊!百折不挠!

尽管现代社会对作风问题持开明态度,可是如果一夜情居然被人揭穿了,而且是被一夜情的对象揭穿,甚至被记录在案了,那当事人的人品,或者眼光,或者处事,之一肯定有问题,或者都有问题。

一般说来,物以类聚,如果他喜欢的一夜情对象个性偏执,他自己偏执的可能性也很大。

从他后来锲而不舍地考,然后无休止地纠缠,看得出他和他的一夜情都有偏执倾向。

看上去,这当事人对自己和环境都没有正确和客观的认知。想想看,现在国家干部如果包二奶,被检举都会危及官位的,凭什么人家再招个有前科,而且前科被写进档案的人进来呀?

就算社会再宽容,历史再进步,每个人总要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责任。在我看来,现代社会对一夜情或者背叛实际上是过于宽容了,女人都允许犯错误的男人回家,还与同样犯错的男人狼狈为奸,同仇敌忾地谴责小三二奶,却不知道最当惩罚的罪魁祸首却是男人本身,而他却在女人的宽容和狭隘的自私中逍遥法外。宽容实际上直接导致了滥情,和种种滥情引发的社会问题,家庭问题,子女的心理问题。

如果一夜情成本,那么在道德底线沦陷的同时,不知道下一个沦陷的将会是什么。

固守基本的道德底线,是纳税人对公务员的精神期待,也是道德底线的最后一道防线。

如果新闻嚗光无助于引导有利于家庭及社会稳定的正向思维,勿宁完全忽略,让当事人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承担该有的后果,也强过为畸形化思考创造温床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版权所有 博大恒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